
佛山日報︱廣東南海全域土地整治,舊廠房變國家濕地公園
發布時間:
2022-06-21
由國地科技承擔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東聯渡口所地段拆舊復墾項目,通過低效建設用地復墾騰退建設用地指標,服務城鄉建設,同時有效改善了南海區金沙島國家濕地生態通廊的自然生態環境,成為展示丹灶鎮、南海區乃至佛山市生態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
以下為《佛山日報》記者周傳勇對佛山市南海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報道。
機器轟鳴,塵土飛揚,鐵腕執法,拆舊引新,這是南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中常見的場景。但綠草成茵、柳樹依依、河水蕩漾、涼風習習,再加上鮮花、涼亭點綴,這樣的風景你是否見過?6月1日,記者走進廣東南海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細覽南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中的“詩和遠方”。
廣東南海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丹灶東部,北起金沙島北部南海區與三水區行政界線處,南至南沙涌與東平水道交匯處,西以南沙涌多年平均水位線為界,東以東平水道多年平均水位線為界,包含水域、灘涂、林地、草地等,總面積1576.11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510.45公頃,濕地率95.83%,是南海唯一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公園內環島濕地景觀獨特,可以欣賞到自然風光優美的南海大濕地、綿延的灘涂、鳥林相依的構樹林等景觀,也可領略金沙島上具有嶺南水鄉風情的濕地風光。
近年來,丹灶大力推進廣東南海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項目,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騰退低效用地,并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建設,成效顯著。當天上午,記者在大藤水岸公園看到,蜿蜒的河堤上已實現公路覆蓋,河堤外綠樹成蔭、水波蕩漾、涼風習習,怡然自得。行至廣東萬里碧道,道路兩旁綠草成茵、生機盎然,盡管時有降雨,但還是能看到市民的身影。而在江邊還建有涼亭,立于亭下,看貨船來往,賞一江景色,別有一番風味。
“每當茶余飯后,公園就成了許多市民必打卡的地方。”南海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派駐丹灶干部李力表示,今年共將騰退750畝低效用地,目前公園內已經騰退了262畝低效用地,拆除了一大批老舊廠房,并用于復墾復綠,公園的環境和群眾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據了解,廣東南海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項目已完成片區內的廠房關停清理和清退工作,核心區內低矮破舊的建(構)筑物拆除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剩余未進行拆除的建筑物將進行微改,改造成金沙島國家濕地公園科普宣教館等。目前,濕地博物館、萬里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植苗復綠工作也同步進行,將爭取在今年6月30日前啟動驗收流程,12月31日前完成驗收工作和省廳驗收備案工作。
更多資訊